三大产业齐聚力 建设成渝第二城
2016-12-23 09:14:41 来源:
本网讯(简华)近日,由来自中央及省市级20余家媒体组成记者团,深入南充各地进行采访,采访团聚焦南充三大产业,探索南充发展模式。
加强三产融合 打造现代农业
据了解,南充市在农业建设方面,加强三大产业融合。通过改善基础条件、加速提升装备水平和深度融合一三产业,打造特色现代化产业基地。
借鉴西充县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以及顺庆区青山湖和西充县双龙桥等村创建全国全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村的成功经验,推进一三产业互动。已建成金凤山、凤垭山等农旅结合示范点208个,百科有机园、大唐开心农场等现代农业主题观光园3个,成功举办桃花节、橙花节、郁金香旅游节、草莓采摘节等多个乡村旅游观光活动,年均接待游客10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80亿元。
地处西充县义兴镇百科园,是一家集种植、养殖、产品体验、观光旅游、冷链物流为一体的新型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董事长赵伟雄向记者介绍,百科园成功培育了牛奶猪、葵花鸡、香莲茶3个高端品牌,29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园区可带动600余户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通过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营销模式,2015年实现销售额6000万元。
有机办主任胥红超对记者说道,近年来,西充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园区相继建成,有机农业认证基地达10万亩,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西充最宝贵的财富,正成为推进西充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支撑,有机农业、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绿色发展
南充工业园区通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园区开发、管理和服务机制创新,加快资源配置改革,更好地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依法处理闲置土地,积极利用低效用地,大力探索完善工业低效用地的退出机制,逐步建立完善闲置、低效用地与增量土地挂钩制度。大力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鼓励园区修建标准厂房,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创业创新空间,鼓励企业以租赁方式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努力提升产业园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承载能力。
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完善污水集中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限制发展高耗能产业,推进低碳企业试点示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经济调控措施,充分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
位于南充市嘉陵区集中工业区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工地,据工作人员介绍, 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是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核心项目,项目占地1500亩,总投资70亿元,是吉利集团在国内布局建设的首个新能源商用车项目。该项目将运用利全新的分布式、智能化集成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和轻量化车身技术,打造年产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5万台燃气发动机生产基地和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到今年11月底,已累计完成开发与建设投资约35亿元。
截止“十二五”末,全市建成工业园区11个,工业园区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基本形成“2+9”空间功能布局格局,即市经济开发区、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分别所辖的一个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规上企业从“十一五”的366户到“十二五”末达到501户,工业总产值从“十一五”的718亿元到“十二五”末突破1500亿元,工业集中度达到78%,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支撑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统筹发展 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
南充市通过完善旅游业基础设施,注重整体营销,以召开旅游推介会、宣传推广活动和旅游节等来提升南充旅游在国内和世界的知名度、影响力。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18家,星级旅游饭店24家,旅行社48家,旅游投资开发公司9家,旅游运输企业3家,旅游服务咨询中心20个,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以完善相关规定,来布局旅游业生产力。全面实施《南充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了《嘉陵江流域(南充段)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南充市智慧旅游规划》、《南充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四川南充乡村旅游示范带发展战略规划》的修编,指导编制了《嘉陵江第一曲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金城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0余个专项规划。制定并实施《南充市旅游规划管理办法》,出台了《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
至2016年底,预计全市接待游客42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6.5%。全市旅游接待人次由2012年的1826.5万人次增至2016年的4250万人次,年均增长23.5%。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155.43亿元增至2016年的375亿元,年均增长25.4%。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