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务实创新推进信访工作 全市信访总量连续6年下降
2017-02-13 09:57:33 来源:广元新闻网功到深处化民忧
——广元务实创新推进信访工作综述
刚刚过去的春节和市“两会”期间,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
而在2016年,随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等机制形成常态,铁路建设施工、关闭煤矿职工安置等一批重大涉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信访总量连续6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居全省第1位。广元成为全省唯一,全国30个最安全城市之一……
抓日常 持续用力抓信访成工作“常态”
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
如何进一步将信访工作抓紧抓实?以市委书记王菲为班长的市委常委会决心:班子成员既挂帅又出征,既担当又负责,带动全市上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部署落实落地。
于是,市委书记王菲,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等市领导率先垂范,主动持续用力抓信访形成常态。
除了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信访稳定工作,最近2个多月,市委常委会连续5次研究信访工作,召开全市信访维稳工作会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市委副书记和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周周专题研究信访突出问题。
钉钉子不惧难,接访更下访。
最近3个月内,市委书记王菲2次到信访部门开展市县区委书记联动接访和工作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1次联动接访、4次带案下访……同时,市委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市政府与市政协领导按照AB角的分组原则周五定期接访并逐月通报接访情况;所有市委常委、副市长均带头包案、阅批来信、处置集访。
此外,去年全市还建立健全了市本级信访门户网站和市、县两级网上信访投诉受理平台,群众所有来信当日办理,急事“零时差”办理。
挖“隐藏”疏解并举信访积案“清仓见底”
信访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积,需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基于此,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完善信访排查机制,要求乡镇街道每10天排查上报一次日常排查情况,县区、部门每半月排查上报一次,重大敏感节点实行群工、维稳、公安联合大排查,涉稳、涉访问题分类建立台账,进行动态管理。
2016年,广元进一步畅通“1+N”民生服务热线和“十大救助”等民生求助渠道,积极推动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并以“两办”文件明确了市本级14类34件突出涉稳涉访问题、县区44件突出涉稳涉访问题,按照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原则逐一细化工作推进方案,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了产生问题的源头单位、人头,逐一进行销号管理。
去年,全市大力开展“信访积案大化解”行动,市级领导、县级领导包案化解疑难信访积案308件,一建公司、丝绸公司等一大批涉众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投资理财问题形势基本得到控制,实现信访积案“清仓见底”,探索形成了根据积案化解成效分配使用疑难信访专项资金机制。
促长效 信访工作迈出制度化新步伐
无须讳言的是,在多年实践中,信访制度的运转常常被扭曲。“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误读在信访者中广泛存在,通报问责带来的压力传导机制也让地方干部不堪其重。
改变这一局面,不是要弱化信访制度,而是要加强信访改革,真正将信访工作制度化、长效化。
2016年12月,在总结和吸收以往信访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广元市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率先在全省制定出台,对信访责任划分、问责方式、追责程序等作出了严格规定并逗硬执行落实。
为此,广元配套制定实施了涉稳涉访问题应急处置方案,从信息预警到现场处置按事态层次逐级启动程序;完善值班制度,处置力量限定到达时间并实行签到制度;建立分类疏导制度,按集访人数量规定现场处置领导力量;强化到省进京信访工作,探索形成了“1311”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诉访分离改革,法检、群工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信访秩序的指导意见》,形成了正确导向。
而去年12月,广元组织的“各级党员干部观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开展群众信访工作怎么做大讨论”活动更是为广大信访工作者上了一堂特别的教育学习课。
(记者 唐彪)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