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已建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232个 防灾减灾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23-03-14 13:51:15 来源:四川新闻网日前,德阳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工作在全省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工作会议上受到通报表扬。
近年来,德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深入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监测预警、示范社区创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综合减灾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防范化解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全力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积极争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突出组织领导、软硬件设施、应急体系、减灾能力“四大要素”,发动6个城乡社区,对标对表9大项、47小项、112条创建指标,全力开展示范社区创建。采取“软件资料一周一审一评查,硬件设施一月一督一推动”方式,全要素评查软件资料,每月下沉社区实地督导。2022年,秦宓社区、大南路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德阳市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增至41个。
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坚持把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纳入“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重点工程,采取“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方式,截至目前已建成学校、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馆、文化旅游设施等各类应急避难场所232个,全市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569.4万平方米,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1.65平方米以上,市、县、乡、村四级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基本建成。
强力推进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出台《德阳市常态化开展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方案》,紧盯手机绑定率、人均报送率、核实处置率“三个100%”目标,建立“市级定期通报、县级全力推进、乡级具体落实、村级负责报送”机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应急责任人、管理员、信息报送员“三本台账”。
大力营造防灾减灾社会氛围。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期间,组织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集中咨询、知识竞答、应急演练、应急装备展示、急救知识培训等活动;持续深化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在全市营造了“防灾减灾、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社会氛围。
(德阳日报记者 邱洁)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