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新手机号”喊转账 成都一公司被骗数万元

2016-09-09 10:45:08    来源:华西都市报

摘要: 领导突然发短信给你说他换电话了,公检法的工作人员突然说你身份泄露了,成都警方提醒你,遇到这两种情况,就需要你多长个心眼了。近日,成都警方

           领导突然发短信给你说他换电话了,公检法的工作人员突然说你身份泄露了……成都警方提醒你,遇到这两种情况,就需要你多长个心眼了。

近日,成都警方连续破获多起电信诈骗案,不少人都被“领导”、“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得手。8日,成都警方对这两类电信诈骗进行了深度解析。他们提醒说,凡遇到这类情况,要做到“不听、不怕、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案例A】

领导“新手机号”发短信,成都一公司财务被骗

今年8月初,成都某公司财务人员小张收到公司王总手机号发来的短信:“小张,我的电话号码换成189XXXXXXXX”,以后有事请打这个电话。”

小张将该189号码保存下来,他还留了个心眼,没有覆盖原来的号码,而是把这个新号码存为“王总新手机号”。之后,小张每次请示工作,都拨打这个“王总新手机号”。电话那头的王总,确确实实是如假包换的王总。

数日后,王总安排小张订一张次日到北京的机票。小张很快完成任务并向王总汇报,王总也确认收到了航空公司的短信提醒。

在王总乘坐的航班起飞之前,小张收到一条短信:“你立刻转X万到李总账号上,6013822××××××××,李××。飞机马上要起飞了,晚点再说。”小张随后向骗子账户转入数万元。

警方解析:领导手机被植入病毒“新号”自动呼叫转移

办案民警称,骗子向王总手机植入木马病毒,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向通讯录名单群发短信。

紧接着,骗子又将“王总新手机号”设置为呼叫转移,所有拨入的电话会自动转移到王总原来的手机上。这样,拨打电话的人和王总,都完全不知道中间经过了骗子设置的号码。用这样的方法,骗子使用的号码,获取了完全的信任。

骗子通过先前植入的木马病毒,同步获取了王总的航空公司短信提醒,得知王总的准确出行时间。

最后,骗子利用王总乘坐飞机的关机时间,要求小张转账。小张按领导指示转账后,无法通过电话汇报和核实情况。

防范提醒:通过QQ号微信号也可实施这一骗术

办案民警提醒说,该诈骗手法的关键字是“新号码”,包括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不能轻易转款,要通过多种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转账汇款必须履行核实程序。

【案例B】

“警方”来电验资 市民存款被转走

今年,成都市民李某接到一自称成都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在外省某市办理的一张建行信用卡透支1万元,当日下午需要扣款。李某有些纳闷,因为他从未办理过这张银行卡。该银行工作人员提醒说可能是个人信息已被泄露,需要向成都市公安局报警,消除银行卡信息。

随后,该银行工作人员诱导李某用家中座机拨打当地114查询公安局电话号码。李某查询后获得公安局的联系电话,随后,李某手机接到该号码的来电,对方自称公安局民警,称李某在当地办理的该银行卡涉及一起刑事案件,如果要证明其清白,需要验证李某账户内的全部资金。

李某登录了骗子提供的网址,看到了有自己名字和照片的检察院通缉令,便相信了对方的身份。随后,李某到银行新办理了一张储蓄卡,并将自己的所有资金存入该卡。回家后,李某按照骗子的电话“指示”,登录银行官方网址,插入U盾,输入账号密码信息。当晚,李某发现其农行卡内的数万全部被转走。

警方解析:你接到的警方电话实际上是改号软件改过的

民警称,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筛选。然后使用网络传真平台发送诈骗短信,或者直接通过网络VOIP线路拨打电话实施诈骗。

随后,对方又以电话欠费、宽带违规使用、法院传票、包裹含违禁品、信用卡被人冒用、强停医保卡等理由,告诉你身份信息可能被人冒用,并诱导你拨打114查询公安局对外公开电话。之后,犯罪分子用改号软件改成“+86”或“+00086”等开头的虚拟当地公安局电话,受害人此时会以为真的来自公安局。

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对方会让其去一个安静地方接听电话或者更换一个新手机,不能告诉任何人,然后告诉你一个案件编号,引导你登录假冒的检察院网站,查询案件信息或通缉令。

接下来,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害怕和急于证明清白的心理,会指示受害人配合资产核查,让其在网上填写身份资料、银行账户等信息,让受害人一步一步按犯罪分子的要求完成转账操作。

接,移交案件必须依照规定程序,通缉令不会直接发给个人,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提供“验证码”。市民如接到此类电话,坚持“不听、不怕、不信、不转账、不汇款”,有疑问可拨打“110”进行咨询。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