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村民说事会”制度创新基层治理

2016-11-07 10:33:47    来源:

摘要:9月26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四川省平昌县石垭乡来凤村召开的“话说异地搬迁”村民说事会现场,针对谁应该搬,谁不该搬,村民们正积极踊跃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历时近3个小时的“说事会”圆满结束,最终确定来凤村六户人家享受国家异地扶贫搬迁政策。

 架起干群“连心桥”打通“最后一公里”  

  平昌“村民说事会”制度创新基层治理  
 
 
 
 
 
 
  □ 本报记者   马利民
  □ 本报通讯员    谭名涓 王 键
  “我认为孙老二家不符合征地搬迁的条件……”
  “邓老大家里有残疾人,确实困难,生活条件艰苦,应该搬迁”。
  9月26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四川省平昌县石垭乡来凤村召开的“话说异地搬迁”村民说事会现场,针对谁应该搬,谁不该搬,村民们正积极踊跃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历时近3个小时的“说事会”圆满结束,最终确定来凤村六户人家享受国家异地扶贫搬迁政策。
  村村都有“说事室”
  如何真正做到服务群众,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重点在基层。石垭乡党委、政府把群众自治、民主建设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探索出“村民说事会”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说事会”由说事长主持,说事长由村民公开推举产生。孙毅,一个三十四岁农村小伙子,朴实、直率,石垭乡柳林村说事长。他说:“我这个说事长就是村两委与老百姓的纽带和桥梁,干部有什么想法、群众有什么意见,通过我主持的村民说事会得到有效沟通和交流,村务、民生、产业、矛盾纠纷等等都到这里说。现在的乡村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很少,老人文化不高,表达意见啰啰嗦嗦、抓不住实质,我就要把他们想要说的综合、归纳,拟出议题,这样开说事会才会有序、高效。村民说事会必须做到现场能解决的问题立马解决,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要督促村两委及相关干部积极采取措施,在下一次说事会议事前有一个明确的回复,敦促干部有所作为,这是我的职责。”随着“说事会”的不断优化与完善,这一举措在平昌全县43个乡镇全面推广,550个村委会和居委会都建立了“说事室”,已经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说”转了干部作风
  王尚昆,石垭乡党委副书记。对于“村民说事”感慨颇多。他说:“精准扶贫是一场硬仗,没有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是打不赢这场战役的。按照过去的工作方法,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矛盾,群众可能会有很多怨气。比如来凤村确定异地搬迁户,国家这一政策关乎村民切身利益,大家都想争取,在过去不说3个小时、也许3天都摆不平。通过群众‘说事’,干部听到了群众过去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到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干部作风更加务实有效。通过‘说事会’干部群众关系明显好转,我们的基层工作轻松多了。”
  柳林村党支部书记李在富说起“村民说事会”的好处如数家珍。首先,“说”出了我们基层干部的廉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了“村民说事会”监督,我们当干部的不敢不廉洁、不得不廉洁,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置身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其次,“说”出了村务的彻底公开、透明。村里的财务收支、账目是否清晰,集体资产怎样处置,土地流转做些什么?流转土地的资金如何分配使用等大事、小事,都由群众说了算。最后“说”出了干部的底气。过去干部群众关系不融洽,群众不信任,干部就像水中浮瓢没有根基。我这个村支部书记过去不敢开群众大会,为什么?因为工作中不可能没有失误啊!见到群众心是虚的,有问题总想掩着捂着,怕见光怕见面,害怕会场局面控制不了,丢了干部的脸面。现在,有了“村民说事会”,好的、不好的,好听的、不好听的都拿到桌面上来说,敞开了说。道理越说越明,思路越说越顺,事情越说越好,感情越说越浓,问题越说越简单,风气越说越清正。我现在不仅不怕开村民大会,而且还想开这样的大会。
  “说”出了村民和谐
  干部与群众有了误会,邻里之间有了矛盾,到“村民说事会”可以直面交流,让大家评判,通过矛盾纠纷的化解,所有村民都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发。迎凤村李志全和李志银是同宗兄弟,两家人因一些生活琐事产生矛盾,特别是两妯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乡村干部多次上门调解,收效甚微。“村民说事会”制度推行后,该村说事长李星荣充分运用这一新机制,在“说事会”上让两家男女主人公开说、坦诚说、分开说、反复说,让乡里乡亲分析、评论,“理”说清了,“气”理顺了,两家人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柳林村七月份“村民说事会”主要议题是“话说和谐”。针对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进行剖析和讨论。以自己身边的事例受到了教育,学到了更多的法律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今的石垭乡民风淳朴、和谐稳定。
  干什么听群众“说”,怎么干由群众“议”,干的怎么样让群众“评”。平昌建设“村民说事会”制度有效解决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