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脱贫路上“好帮手 ”驻村农技员刘志东

2017-05-02 12:10:12    来源:四川法制网

摘要: “大家仔细看,摘苔后的分枝达到了,40厘米,出现了初花,所以油菜的生长周期不受摘苔的影响。”一片金黄的油菜田里,大竹县石桥铺镇复林安

       “大家仔细看,摘苔后的分枝达到了20——40厘米,出现了初花,所以油菜的生长周期不受摘苔的影响。”一片金黄的油菜田里,大竹县石桥铺镇复林安村驻村农技员、大竹县农林局农技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刘志东正在给老百姓讲解油菜“菜油两用”种植技术。

  复林安村是省定贫困村,是典型的高山村、旱山村,同全县大多数乡镇一样,以发展种植业为主。自从被派驻到复林安村起,刘志东就盘算着如何在种植业上做文章,助农增收。经过深入调研,她把目光落在了油菜这种适应性强又有市场前景的作物上。
 
  “油菜是一种两用的农作物,菜籽可以用来榨油,菜苔可以用来食用,只要掌握了关键技术,就能最大的发挥它的经济效益。”自从派驻到复林安村的那一刻起,刘志东就想着要让“菜油两用”技术在这里落地开花。早在去年9月,刘志东依托县农林局的产油大县项目为复林安村送去了南油杂800油菜种子100公斤,为今年的摘苔做准备。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为新年做准备。刘志东却整天一门心思地往田间地头钻,为复林安村老百姓的新年做着另一番“准备”。“春节前正是油菜摘苔的好时机,只要老百姓掌握了摘苔的要领,不但不会对油菜的生长产生影响,还可以在春节卖个好价钱。”
 
  “摘苔前三天要注意施肥,摘取苔高20——30厘米。”寒冬的早晨,凛冽的寒风也阻挡不了刘志东进村入户的热情,为村民们讲解“菜油两用”新技术的好处和栽培管理具体措施。
  “油菜从来都是用来榨油的,摘苔会不会影响油菜生长,不结籽?”面对这项新技术,村民们都持一种观望状态,不敢大胆尝试。
 
  1月12日,刘志东选取了易维凤家的田块进行首次摘苔示范,2月9日查看已经长出5-10厘米的侧芽分枝,2月25日分枝达到20-40厘米,并现出了初花。摘苔后的油菜按时开花,生长期不受摘苔的影响。“我家有1亩油菜田,按照刘技术员教的,光是菜苔就摘了600多斤,在春节期间卖了2000多元,以后油菜籽又能卖个1000元,比起往年的收入多了两倍。”易维凤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看到“菜油两用”技术如此成功,其他老百姓再也按捺不住了,纷纷效仿了起来。现在,这项新技术在复林安村落地开花,初战告捷。
  看到这样的成绩,刘志东并没有打算就此止步。“复林安村只是全县众多贫困村的一个,如果能依托县农林局的产油大县项目,把‘菜油两用’技术推广到全县各地,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一定能助农增收。”刘志东谈起自己的想法。(丁有朋)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