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强戒所:致敬从部队走出来的老哥俩
2018-08-01 11:11:42 来源:中国网四川省眉山强戒所现有退伍在岗民警职工及辅警25人,他们秉承着“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在教育矫治工作的各个岗位上尽忠职守,发光散热。值建军节到来之际,借本文,向他们致敬。

老左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摄影 王子强)

老左教育戒毒人员(摄影 王子强)

老左交接班仔细点(摄影 王子强)
芳华留给了宋家山
1981年春天。从眉山开往峨边的火车上,左志伟和唐思源这两个年轻人不期而遇,他们都来自眉山、来自部队,都去往同一个地方——四川省沙坪劳教所。“哐当,哐当”,随着绿皮火车穿过小凉山腹地的高山大河,一步步远离家乡,两个年轻人开始熟悉起来,没曾想竟结下了一生的情谊。
37年过去了,当年的两个小年轻,相互的称呼不知不觉变成了“老左”、“老唐”。老唐回忆说:"那时候的宋家山,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有时候抓逃,连续几天在深山老林头,渴了喝沟沟头的水,饿了就掰老乡的包谷烤。”而老左,因为在部队上干过工程兵,被分到从事场所基础建设的6中队,后来被沙坪人烙刻在记忆中的六十四户职工宿舍、所长楼及四中队、六中队、十三中队等劳教人员宿舍、中队办公用房都是老左和他的同事们带领劳教学员修建的。那些年,老哥俩都换过不少的单位,干过不少的工作,但教育挽救工作始终都是主业,采茶叶、种蔬菜更是他们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的常态。
宋家山上苦不苦?哥俩相视一笑说:“我们是当过兵的人,不怕吃苦,是自己的工作那就该把它干好了。大家都差不多,也没有觉得苦,关键是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呢。”

老左工作安排很有序(摄影 王子强)

老左查看戒毒人员习艺情况(摄影 王子强)

老唐与住院戒毒人员交谈(摄影 王子强)
坚守一线的中年人
2006年春天,场所从宋家山搬迁到了眉山。老左、老唐两人又回到了他们当年乘火车的地方。
到如今,12年过去了,老唐在十大队(医院)管教线,老左则在五大队,值班、教育矫治强戒人员是老哥俩的工作职责。老左的家离单位有些远,年近六旬的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大队早晨规定的接班时间是6点钟,但他总习惯提前二十分钟到。他说:“早点到,交接班才有时间整仔细点,上一班的同事也可以早点休息。”值班期间,戒毒人员什么时候开饭、出工,什么时候组织学习、开展活动,老左总是时间卡得很精准、工作安排很有序。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平常话虽不多,做事却是一板一眼、一丝不苟。
老唐也有一个习惯,每天交班后,他总会去学员病区转一圈儿,了解病情严重学员的情况。精神行为异常强戒人员候某,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拒绝吃药甚至绝食,调皮捣蛋、打架斗殴。老唐为此一次又一次找候某谈,了解到侯某总觉得别人歧视他,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加上病情原因,他多次产生幻听幻视,觉得别人在说他的坏话,所以才会伤害他人。在老唐的多次努力下,侯某终于接受了医生的治疗,病情大为好转,不仅能生活自理,还能帮助打扫病区卫生。侯某常说:“唐警官就像爸爸一样,一样有点花白的头发,一样唠叨的话语,一样不离不弃的关心。”
12年中,尽管老唐和老左的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工作生活环境与宋家山上相比也有了天壤之别,也都步入多事的中年。但老唐和老左依旧坚守在教育矫治的基层一线,对工作的踏实和认真始终没变。

老唐眼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老左(摄影 王子强)

老唐协助医护人员治疗病员(摄影 王子强)

老唐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摄影 王子强)
站好最后一班岗
十大队管教线值班室与五大队值班室直线距离不到500米,可因为班次的原因,老哥俩能见上面的时间并不多。特别是这段时间,老唐特别惦记老左。
夜里,下起了小雨,正在值班的老唐眼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是也值夜班的老左带强戒人员来看病。趁医生诊疗的机会,老唐询问起老左的情况。原来,老左前段时间下班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被车撞了,因为上班不能带手机,老左没办法与家人联系,还是被肇事司机送到医院后,才由医院联系上单位。“没事,只是皮外伤。”老左看着老唐关切的眼神轻描淡写地说。
“家里怎么样,两口子两地分居三十多年了,还是峨眉、眉山两头跑?”老唐问。
“是啊,老母亲今年92了,老伴还要照顾两个孙娃子!我不帮到照顾咋个得行嘛。”老左一脸苦笑。

老唐了解病情严重戒毒人员的情况(摄影 王子强)

站好最后一班岗(摄影 王子强)
其实,老左车祸后,单位也征询过他的意见要不要换个岗位。老左想着要不申请调到峨眉干休所服务站去,但由于岗位确实没有空缺,老左辗转思考后,婉拒了单位调换其他岗位的建议。他说:“工作几十年了也没给组织提过要求,添过麻烦,再坚持坚持,反正还有1年就退休了。多的都干了,还怕站最后这一班岗?而且要站好。”对于大队安排他上行政班的建议,老左考虑到上行政班虽然轻松些,但是自己就不能腾出时间来照顾家里,也婉言谢绝了。
再有1年,老唐和老左将相继退休,离开为之辛劳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岗位,回家含饴弄孙。从青丝到白发,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老哥俩踏实勤勉、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是当过兵的人。”这是老哥俩对半生坚守最好的诠释。(袁阳、陈旭、胡晓霞 摄影:王子强)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