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民警陈学佳:一腔热血做群众安全的“探雷仪”
2018-08-06 10:46:17 来源:中国网摘要: 黝黑的皮肤,敦实的身材,淡淡的笑容。这是8月2日,初见四川省仁寿县公安局民爆专家陈学佳时的印象。80后民警陈学佳,一个从事民爆物品安全管理的热血青年。
黝黑的皮肤,敦实的身材,淡淡的笑容。这是8月2日,初见四川省仁寿县公安局民爆专家陈学佳时的印象。80后民警陈学佳,一个从事民爆物品安全管理的热血青年。他用热忱和担当,充当着全县群众安全的“探雷仪”,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数个日日夜夜,见证了他冲锋在危急关头的汗水。无数条崎岖山路,留下了他奔赴在排爆一线的脚印。

爱岗敬业 他成为民爆专家
陈学佳,仁寿县公安局治安大队一名普通的治安民警,从事民爆物品管理工作10年。由于工作认真、责任感强,他被评为“全县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仁寿县公安局先进个人”,曾先后4次被眉山市公安局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民爆物品管理工作,包括组织销毁收缴的烟花爆竹、雷管、炸药、炮弹等,危险系数极大。从事民爆物品管理工作,就意味着要与危险常“相伴”。
从事民爆工作的10年间,陈学佳不但保持了全县未发生一起群死群伤安全事故的记录外,还创新涉爆企业管理办法受到省公安厅领导的表扬。

恪尽职守 他选择坚持梦想
陈学佳不是警校毕业生,他毕业于西华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因陈学佳的父亲是仁寿县公安的退休民警,从小受父亲职业的熏陶,特别喜欢警察这份职业,2009年,通过公招,陈学佳如愿加入到仁寿县公安局这个大家庭,并在彰加派出所工作,之后调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从事民爆物品管理工作,一干就是10年。陈学佳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期间,县里有部门领导多次找到谈话,希望他从事他的专业工作,但都被陈学佳婉拒了。
既然危险,你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份工作呢?“从选择警察这个职业开始,保护人民这个信念就一点一滴深入骨髓,慢慢成了我的梦想。再说,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做,自己也都干了那么多年了,干顺手了,有经验了,晓得如何避免危险!”陈学佳笑着坦言。
多年来,陈学佳共组织、参与销毁涉爆物品18次,销毁废旧炸药8.9吨、雷管16000余发,各类炮弹17枚,销毁收缴的烟花爆竹13000余件。并积极向县局党委报告,申请购买了目前全县唯一的排爆仪器,用于全县各种重要活动的排爆工作。
去年,某企业发生了天然气燃爆意外事故。陈学佳接警赶到后得知,井下仍存有民爆物品,面临着随时会爆炸的危险。他二话不说,主动请缨下井。在勘察中,陈学佳发现,存储的铁皮箱虽然发生了形变但仍然完好,于是立即与现场救援人员一起争分夺秒仔细清点存储数量,随后毫无遗漏地把所有雷管、炸药安全转移出矿井,避免了二次爆炸的发生。
“现在想起来,我还是有点后怕,我怕矿井会二次垮塌、怕会发生二次爆炸,怕一有闪失,就无法再与家人相伴。”出井后,陈学佳累得有些虚脱,但并不后悔。他说,“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稳,更关系到群众个人的生命安全。我的工作虽然常面临危急情形,但是只要能保障大家的安全,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创新管理 担当人民群众安全卫士
工作中,陈学佳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率先在涉爆企业建立民爆管理办公室,由企业派专人负责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建立9本台账,每周检查,每月开会,每季度组织安全学习。
从企业主体责任出发,将原来的“被动监管”转变为“主动管理”,不仅将责任落实到人,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率。陈学佳对民爆物品管理方法的创新,于2011年7月受到省公安厅表彰并被全省公安机关进行现场观摩学习。
曾经,全县民爆物品使用单位高达100余家且分布复杂,由于民爆物品在储存、使用、运输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存在涉爆人员文化水平有限、自身素质不高以及安全意识不到位等问题,极易发生涉爆安全事故,管理难度极大。陈学佳临危受命,顶着多方压力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便一头扎进民爆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分昼夜地钻研摸索。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涉爆企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截至目前全县涉爆企业共6家,且全部通过公安部验收合格。
2013年,为排查全县民爆物品安全隐患,临近新婚的陈学佳接到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奔向前线开展工作,顾不上陪伴家人,驱车在山里穿行,认真检查全县所有民爆库房,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点。
如今,肩负着民爆物品安全的责任,陈学佳每年大年30都很晚才回家。当大家围坐在丰盛的菜肴旁,吃着象征着团圆的年夜饭时,陈学佳则和同事们一起在街道巡逻,提醒大家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守护着大家平安过年。(黄俊铭 卞美旋)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