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爱与责任 守护大凉山孩子的未来

2019-07-03 14:34:48    来源:四川法治网

摘要:四川法治网讯(孙溢)拎起行囊,是过客;拍落尘土,是家乡。

 图片1.jpg

    四川法治网讯(孙溢)拎起行囊,是过客;拍落尘土,是家乡。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作为党员的汪进,毅然选择来到凉山,打好脱贫攻坚战,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光彩!援凉的这一年,可以用“充实”、“无悔”来形容,大凉山的延绵山脉、险峻峡谷深深印在了汪进的心上,而足吾村那群到了该上学的年纪都未上学,甚至连户口都没有的孩子们,也成了汪进的一块心病......

  扶贫先扶智

  汪进,内江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壕子口派出所民警。2018年,为响应国家扶贫攻坚号召他主动报名参加凉山扶贫工作,当年的8月19日,他辞别家人,来到凉山州越西县,成为五里箐乡足吾村的“四治”专员,也是内江市首批对口帮扶越西县的干部人才。足吾村是个人口大村,共有村民2100人,艾滋病特殊人群31人,吸毒人员51人,适龄儿童未上学更是全村的普遍现象。作为一个10岁孩子的父亲,汪进想起自己为孩子辅导作业时的情景,再看看村上那些连上学都是奢望的孩子,他暗自决定:第一项扶贫工作,就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学读书。

  先上户再上学

  “四治”专员走村入户只能靠步行,为了摸清村上孩子们的情况,汪进一家一户的摸排、一人一人的走访,用脚步将精准识别做到了位。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村民给没户口的孩子上户,遇到在外地打工的,汪进更是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的打,大以理、小以情给家长做工作,直到家长答应给孩子上户为止。

  足吾村的吉某有一个非婚生育的女儿,由于没有结婚证及出生医学证明,孩子直到6岁了仍然一直未能上户。由于吉某长期在外务工并将女儿带在身边,村社干部多次联系其回乡上户,吉某均以外出务工走不开、回来也上不了户为由推脱。汪进在走访中知道了这件事,他先去摸排了其不能上户的原因,得知吉某的女儿在“国办”系统的姓名和年龄与实际不符合。汪进就多次跑镇上,同乡镇干部沟通协调,将“国办”系统中错误的信息进行了修改。随后汪进又赶紧联系村社干部及邻居到派出所证实修改情况属实,最后才联系吉某:“快把娃儿带回老家来上户,这次一定可以上,快带回来.....”吉某将女儿带回越西县,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将该村民困扰多年的户籍问题解决,成功为孩子上户。

  在汪进的努力和村社干部的合力下,截至2019年5月,全村贫困户的黑户口小孩消失了,每个孩子都上了户。在前期的走访工作中,汪进就有意识的向村民宣传“先上户、再上学”的理念进行铺垫,但由于山区意识比较落后,加上人口基数比较大,他给自己制定了工作计划,要循序渐进,每天劝说几户,确保劝说过的人家都能把孩子送去上学。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工作,足吾村全村近40名适龄儿童都成功的上学了。

  千里捐衣物

  汪进不仅自己关心着大凉山的孩子们,他还向单位汇报了足吾乡的情况。在了解到足吾乡的孩子衣物单薄的情况后,4月12日,经开分局联合内江市第五小学,开展了“温暖大凉山”衣物捐赠活动,大家都积极踊跃的参加活动,希望自己捐赠的衣物可以为凉山的孩子抵御风寒带来温暖。经开分局在收到这些衣物后,全部集中消毒后,打包寄往凉山。5月2日,汪进拿到了这9大包300余件衣服,稍作处理后便分给了足吾村的孩子们。看到孩子们拿到来自内江的“礼物”时,脸上纯真的笑容,汪进心里也暖暖的。

  风雨兼程扶贫路,无悔青春写忠诚!日复一日的走访,苦口婆心的劝说,让文化之光、希望之花在大凉山足吾村绽放。这,就是汪进用行动践行的入党誓言!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