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尚炜:用证据“说话”,为正义坚守
2023-06-14 16:46:38 来源:中国警察网 从警36年,28年坚守痕迹检验,他是刑侦战线上的“幕后英雄”,他是——先尚炜,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泸州市公安局纳溪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警务技术三级主任,痕迹检验专业副高级工程师。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四川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多次受到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
痕鉴急先锋——先老师
在刑事技术中队,先尚炜平时话不多,戴着眼镜,慈眉善目,同事都亲切地喊他“先老师”。说先老师是痕鉴急先锋,并不是他性子急,而是因为他时时刻刻以工作为重,始终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作为刑侦技术民警,单调枯燥的刑事技术工作是他的主业,风雪中他与天气赛跑,黑夜里他与星星为伴,孤独中他与物证守望相助,只要有案件发生,就有他的身影,第一个进入案发现场开展工作。
“在基层从事刑事技术工作,没有风风火火,只有默默无闻。需要胆大心细和忘我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28年来,他出勘4600多个现场,其中重大案件现场1260多个;检验鉴定比对手印、脚迹、工具痕迹等痕迹物证1850余起。通过勘查、检验鉴定和比对,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47人,直接破获案件121起。为62起故意杀人、贩毒等重大、疑难案件的及时侦破和顺利诉讼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为刑警,他曾经和5名战友控制抓获了7名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曾经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摔下几十米的陡坡;曾在休假中得知命案在逃人员的线索,立即带领3名战友搭乘小货车,徒步翻山越岭蹲守布控,成功抓获命案在逃嫌疑人。
蛛丝马迹
重构案发现场
从事痕迹检验工作以来,先老师借敏锐细微的观察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多次为刑事侦查破案提供了方向、线索和依据,在很多重大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他的鉴定结果在案件侦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1年,纳溪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因现场地处城市中心,群众集中、人员流动较大,引发广大群众持续的关注,为及时抓捕嫌疑人,先老师迅速与同事对现场开展勘验检查工作。
直至凌晨,凌乱的现场被重新构建,先老师和同事提取到上百份痕迹物证,据此顺利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该起恶性案件成功告破。
在痕检工作中,他把细致做到极致!为了抓住破案的黄金时间,他和同事不顾饥饿与疲劳,对案发现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勘验,在形形色色的现场中发现蛛丝马迹,从残缺不全的手印、足迹、工具痕迹中寻找端倪,提取现场一切有关痕迹物证,第一时间固定犯罪证据。有时全部勘验工作结束已时值午夜,为促进案件的顺利侦破诉讼,形成完整证据链条,他依然加班加点对痕迹物证进行标识、分类、登记,只为找到那万中无一的铁证。
“痕迹检验是刑事侦查的一把隐形尖刀,每一起疑难案件的侦破都离不开刑事技术工作的支撑和辅助!”
5万余元现金被盗
一枚指纹锁定嫌疑人
每次面对群众的报案,到达现场时,先老师都遵循为群众破获案件、追回损失这一出发点,仔细勘查每一个角落。
2014年,纳溪警方接到群众用于修建改造危房的5万余元现金被盗的警情,先老师立即与同事赶至现场开展侦查,在野外找到装钱的铁皮箱,从铁皮箱锁扣上显现提取了指纹一枚。
先老师对现场指纹进行比对,认真寻找相同点和差异点,这样的工作枯燥无味,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纹一枚枚比对,时间也一秒秒过去。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通过现场指纹确定嫌疑人,随即进行抓捕,为群众追回被盗现金。每一次盗窃现场勘查工作结束后,先老师都耐心的向失主宣传防盗知识和方法,避免再次发生财物损失。
技能传帮带
使命永不改
作为刑事科学技术战线的一名“老兵”,他言传身教,以兢兢业业、耐心细致的作风,肩负起“引路人”的职责。以刻苦钻研、踏实上进的学风,践行着“传承者”的使命,为痕迹检验鉴定工作培养优秀人才。
刑事技术工作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各类仪器精密,工作程序要求严格。为了帮助年轻民警快速成长成才,只要情况允许,先老师都会带他们到现场观摩,面对面讲解勘查、提取物证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引导他们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思考总结,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基层刑事技术工作,日复一日,有时也会显得单调而枯燥,先老师经常给年轻的战友分享个人成长历程,引导大家随时做好上一线、打头阵的准备,做一名平凡而不平淡的刑事技术民警。
如今先老师身体大不如前,却依然默默地坚守在一线,在重大、疑难案件现场,依然能够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在最近的刑事案件中,大队和中队领导考虑先老师即将退休,便没有安排他出现场,当他知道后,主动赶到现场,与同事密切配合,完成现场勘查工作。
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民警,更要珍惜为数不多的工作时间,做好传帮带,努力奉献到正式退休那一刻!”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