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反腐掀“护根”风暴:2000余人主动说明问题
2017-06-08 09:12:3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培育干事创业“新动力”。开展“双百”典型培育行动,计划储备100人左右的先进典型党员个人和100个左右的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案例。
拓展基层干部“新来源”。激励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选调1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民族地区乡镇任职,选拔62名优秀第一书记担任乡镇领导职务。加大在80后、90后青年农民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力度。
打通群众诉求“新渠道”。主动顺应“网上+网下”群众路线工作新形势,一方面在市县党委办公室成立网络舆情办理机构,在乐山新闻网站开通书记、市长信箱,第一时间对网民诉求和来信进行100%回应办理。另一方面,针对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定期集中开展网络对话,强化正面发声。
倡导廉洁勤奋“新风尚”。制作发放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村干部警示案例选编、乐山市优秀家规家训集等教育读本3万余册,厚植廉洁土壤。
一份敦促令
4月7日,乐山市纪委发布《关于对限期主动交代违纪问题人员予以从宽处理的通告》。这份《通告》,被人简称为“敦促令”。“敦促令”要求:所有违纪人员,要在2017年6月30日前,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本人违纪问题,主动退缴违纪所得。纪检监察机关视情节轻重,根据相关法纪规定,分别给予从轻、减轻或免予纪律处分。
在规定期限内,拒不主动交代违纪问题,经群众举报或纪检监察机关核查属实的,一律依纪依规从严处理并公开曝光。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纪检监察机关对主动交代本人违纪问题和检举揭发他人违纪问题的人员情况将严格予以保密。”
3万余张“敦促令”,张贴在单位、街道、社区、乡村。各级纪委干部,到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宣讲“敦促令”。
很快,乐山全市有200多名各级党员干部,主动到纪委说清问题。
“肯定还有不少人在观望、在犹豫、在徘徊。”于是,5月初,市纪委监察局给乐山的干部们,捎去了一封信。
这封信有人情味、更有火药味。
“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要心存侥幸。有些人得了病却不敢去看医生,但不看医生病就能自然好吗?只会越拖越重的!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心存侥幸,以为能躲过去、撑过去,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躲得过初一躲得过十五吗?”
“组织上对主动说清问题的干部是不会存偏见的。我们恰恰认为,那些积极主动向组织说清楚问题的干部是敬畏法纪的、对党基本忠诚的,对自己和家庭也是负责任的。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组织上自然会按规定择轻处置,只要问题不十分严重,对这些干部还是要使用的。”
“拒不说清问题的,一律从严处理。当前,越早说清问题将越能获得主动。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那些拒不说清问题、对抗组织审查、不收敛不收手的人,一旦被检查发现或者被举报查实,一律从严处理,经济问题够起点线即予移送。”
“敦促令”和这封信,震撼了整个乐山。
高笋乡某村支部书记老朱,认真看了公开栏张贴的“敦促令”,“觉得这是给了我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于是他找到乡纪委领导:“在2016年造林补贴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作为支部书记,把自己没有进入项目范围的8亩进行项目验收,享受了补助,把兄弟不符合要求的5亩也进行了验收,通过已故父亲的账户享受了补助,一共是2600元。”
……
一组数字
5月9日,乐山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唐明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护根”行动效果非常明显,“大家的举报更加积极,加上主动交代与重点整治,护根行动正有序推进!”
唐明透露了一组数据:5月5日统计,仅扶贫攻坚,问题线索就有139件,立案56件,结案21件,处理29人。“去年一年,整个乐山才135件;今年一个季度,就等于去年一年,你说效果好不好。”
唐明的话,有依据。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