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东:“红门”英雄雪域高原守护神

2016-12-19 10:26:19    来源:

摘要: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消防战线上,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藏区高原的“平安点”;在生死紧急关头,他把对党的忠诚写进了“119”的“坐标点”;

  有人曾说过,当兵在雪域高原的藏区躺着“睡觉”就是贡献。杨武东岂能满足“这种”贡献,还不如回家种马铃薯?2010年7月军校毕业时,不愿在“温室”成长的杨武东,依然放弃繁华都市绝佳的选择,主动申请上高原工作,被分配到甘孜州理塘县消防大队任职。那一刻,他就暗下决心:要在雪山高原创第一。

  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消防大队,高寒缺氧,含氧量仅有内地一半,在这里不用说比这赛哪,就连走路也得小步慢走,行如八九十岁老人般,稍有提速就会头晕炫目喘气。

  前人还没有刷写过专业比武争第一的历史。但杨武东属于敢想型的消防干部。还未上山时,就立下“军令状”要在山上创第一的风,早早吹到了消防大队的宿营。

  上山的第一天,老天就没有给他“面子”。强烈的高原反应却给他上了“一堂课”,头晕、头痛、炫目,吃饭吐、拉肚子,夜里脑袋痛得像针扎似的难受,鼻子闹咕老流血,在床上躺了一周,杨武东才知道“锅儿是铜道的还是铁道的”,海口夸得实在太早。
 
一名老士官跑来,关心地问:“杨领导,还想不想争第一?”“想啊!这点苦比起红军二万五,只是‘小儿科’”。杨武东语气铿锵如初。


  万事皆从脚下起,而今迈步重头月。

  100米水带负重是消防兵的基本功,起航就从跑步练起。

  杨武东在高原上迈开了灌铅似的双腿。刚跑几十步,便觉得有一只大手在用力挤压着自己的心脏,头痛得像开了颅,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嗵”的一声重重地摔倒在雪地上。

  等到醒来时,脑子一片空白。怎么我会躺在床上,而不是在训练场上?原来杨武东已昏迷2天,把大伙都快吓坏了。谁都知道,在高原上跑步极易肺水肿,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丢掉性命。

  第三天,天刚吐白,蒙蒙的细雨里,训练场上又出现杨武东的身影;第四天又接着跑……尽管每天以不同的姿势摔倒,尽管每天总是同样爬回营区,尽管每天总是半天才回过神、缓过气来,杨武东一天比一天多跑几米或十多二十米了。

  由此,杨武东得出一条结论:挑战不可能,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雪域高原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高原反应是个严峻挑战。头痛,杨武东用背包带紧紧地勒着,严重时就猛勒几下。那段日子,杨武东脸上起一个个血泡,嘴唇乌紫干裂,后来才明白,这是“捣蛋”的高原反应。

  越是困难越向前,杨武东并没有放松追求训练的刻码尺度。一天,高压电杆施救训练,当施救结束下滑落地不到1.5米高处时,杨武东一跃而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幸好一位山里的赤脚医生正好路过此地,见状赶忙过来帮助急救。而杨武东突然睁开眼睛,站起来像啥事都没发生过,摸摸脑袋、拍拍双腿说:“都还在,没事!没事!让大家受惊了。”

  当初,杨武东根本不知道,在高原曾发生过这样的悲剧:一名小女孩,在玩耍攀爬高压电杆时,从电杆上轻轻一跳,重力作用,大脑缺血,外界缺氧,抢救无效死亡。

  万万没想到,杨武东真是天大的侥幸,躲过一劫。此后,大队长“铁令”:凡杨武东练攀爬技能,医生必须在场,以防万一。

  虽然,安全准备工作已经武装到牙齿,但是,意料中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一天,杨武东已攀爬10次高墙,在第11次攀爬到2米高度时,因体力不支“瓜熟蒂落”掉了下来。

  在场的战士都看傻了,齐刷刷地跑过来。“还练吗?”医生问杨武东。“继续练,死不了!”杨武东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杨武东就凭着这股韧劲不停地练着,一块硬骨头一块硬骨头地啃,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解决。

  皇天不负苦心人,年终考核时,全支队专业成绩第一名揽在杨武东门下,并荣立三等功。

  真这么厉害?来队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公安消防部门的一位领导当场出题:剪铁丝。检验这位新科“武状元”。破剪钳是消防救援的重要工具,是救援专业的基本功,日常一般人剪八九根8号铁丝就算很“牛”的了。而杨武东一口气就剪了好几十根。让在场的同志惊呆,点头夸赞:牛人!真不愧“雪域高原第一剪”。

战不败的钢铁侠——爱装胜过爱生命


  川藏线虽然一路风光秀美独好,但道路崎岖蜿蜒、高山峡谷、冰雪雾多极具险恶被称之为“西部奇路”。

  消防装备车个头大,想在这条路上长年征战不败,可不那么容易啊!稍有闪失必将车毁人亡,连写检查的机会都没有了。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